河南文旅推“建”官|万捷:国风国潮正当时,三方面发力盘活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3-06-29 11:30:36 来源:大河网

编者按:老家河南怎样才能成为让人向往的目的地?厚重的河南文化怎样变成让人向往的河南范儿?河南文化旅游怎么玩儿?如何让每一家景区都能成为河南故事的讲述者?为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大河网学术中原推出《河南文旅推“建”官》特别策划,邀请专家学者、资深旅游从业者,从智库研究角度和文化传承、旅游发展的实际出发,为河南文旅发展支招。

随着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具有文化与旅游双重功能和属性的博物馆,由于其参观游览兼具艺术观赏、历史溯源、科学研究、教育推广等方面的价值与功能,日益成为游客热衷打卡的旅游目的地。博物馆是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主阵地、主力军,河南博物院把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作为践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金钥匙,主动探索,大胆实践,奋力开启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新路径、新方法。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如何发挥博物馆的优势? 如何盘活博物馆,打好文旅融合这张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发力:

一、以文为要,奏响文旅文创传统曲


(资料图片)

坚持发掘文物价值,凝练文明标识,以文物的历史文化内涵契合公众的精神追求,着力建设三个中心,为文旅业发展培根铸魂。

打造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坚持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文化需求作为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落脚点和出发点,立足河南作为华夏文明主根、国家历史主脉、中华民族之魂的重要地位,聚焦文物的核心价值,策划体现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标识的《泱泱华夏、择中建都》《出彩中原》等原创展览,展示中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光彩,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厚重底蕴,为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强底气。

建立文旅融合体验中心。树立创意、创新、创造理念,运用 LED天幕、触摸屏、3D影像、5G、VR、AR等新技术,让文物活起来,让观众嗨起来。突出颠覆性创意,实施华夏古乐数字化应用与传播,运用数字化舞美、全息纱布影像等手段,举办“华夏古乐系列音乐会”“华夏正声”“丝路回响”等情景式、沉浸式华夏古乐演出,让文物唱歌、奏乐,开启沉浸式文旅新业态、新场景,让观众一回不愿来变为一来不愿回。

构建文化教育中心。把教育作为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灵魂,围绕优秀传统文化、节日文化、文物故事等主题,打造探寻古文明、乐享中国节品牌活动,推出端午夜未央夜游博物馆,开展文物打卡盖章、“华服来潮”换装秀、端午诗乐会、“饕饕食集”等丰富多彩的互动品鉴项目,以时尚的方式传承人文力量,让公众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体验、感悟和收获。举办“国宝守护艺术创作营”“我用我心讲党史”“古都中原”等特色教育活动,用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教育活动推动更多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群众美好生活。

二、以游为径,奏响文旅文创交响曲

坚持文化为魂、体验为核,为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注入丰厚的历史意蕴与文化内涵。三年来,在疫情特殊情况下,仍吸引近300万公众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感受博物馆的独特魅力,有效地服务和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打造全国知名研学教育中心。围绕“黄河文化”“红色文化”“一带一路”“中原文化”等特色主题,推出“古都之旅”“国宝之旅”“黄河文化研学之旅”“古代乐器探秘”等集知识性、场景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研学课程、研学线路,为游客特别是学生提供了具有新奇感、场景感和兴奋感的开放式学习氛围。抓住考古热,复原河南考古遗址,设立考古体验区,建立文物保护、修复、考古体验校企联合实训基地,策划“最早的中国”“国宝守护特训营”等考古探索文化活动,普及考古知识。

构筑“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新支点。以历史探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主线,以古都中原、黄河文化、文明中原等主题,持续拍摄好《中原藏珍》《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等短视频,展示中华文明的主根和主脉,打造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探源地、实证地、体验地,让河南博物院成为让人津津乐道、令人心驰神往、使人络绎不绝、叫人流连忘返地网红“打卡地”。发挥全省文博行业的龙头作用,推动全省文博资源整合和活化利用,形成点、线、面结合的中原文博行业文化旅游矩阵,叫响“老家河南”品牌,进一步彰显中原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

拓展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空间。提升线下空间,坚持5A级景区建设和管理标准,完善系列配套服务设施、旅游参观要素,建设集咨询引导、参观体验、学习教育、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博物馆综合功能区。改造天井院及阳光房,推出“饕饕食集”文化特色餐饮服务,提升观众参观体验感。拓展线上空间,开发抖音“数字博物馆”小程序,构建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抖音号、B站、学习强国号等传播平台,推出“云教育”“云课程”“云展览”“云古乐”,以可视、可闻、可感的形式,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资源、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为文旅活动增动力、添活力。

三、以创为擎,奏响文旅文创进行曲

坚持把文创作为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重要抓手,通过创意与设计,开发出有内涵、有颜值、有品质、有价值的文创产品,实现把博物馆“带回家”的美好愿望。

研发高质量文创产品。坚持文物与创意嫁接,与旅游融合,与科技联姻,与教育互动,与消费结合,在“有趣”“有用”“有文化内涵”上做文章,开发国潮美妆服饰、国风玩具学具、古风生活美物等既能传承历史文化、传播文化价值,又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特色产品,考古盲盒、文物修复大师、唐宫夜宴等系列网红产品让文物焕发新光彩、新魅力,被誉为“国潮先锋”。三年来,开发文创产品1800多款,销售收入8000多万元,打造了“豫来遇潮”“非遗来潮”“博物雅堂”“河南省博物馆文创大赛”等文创品牌。

丰富文创服务体系。拓宽线下销售渠道,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景区建立品牌形象店,入户高铁站、机场等交通要塞开辟“博物馆+商场”模式,融入花园路商圈、万达创意街区、正弘商业综合体等博物院周边商圈,打造国际一流都市文博区。建立线上销售渠道,与腾讯、百度百科、德国马牌、蚂蚁支付宝、天猫、华为等企业开展授权合作,在天猫、鲸探等平台推出数字文创。考古盲盒登陆加拿大大统华商超,网红产品进驻Tik Tok英区直播间、东南亚销售渠道,“非遗来潮”系列文创产品在法国亚眠展出。

完善文创体制机制。创设“传统服饰创新实验室”“文创生态实验室”,推进文创产业“上云、用数、赋智”,加速与影视、演艺、动漫、游戏等融合,推动文创产业专业化、品牌化、数字化发展。成立河南省博物馆学会文化创意发展专业委员会、河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研发基地,引领省辖市博物馆打造文创品牌。加强版权保护,先后注册商标549件,专利18个,著作权18件。荣获全国版权示范单位(园区)荣誉称号,并被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评选入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一批典型案例,是目前全国唯一入围的文博单位。

(作者:万捷,河南博物院党委书记 )

标签: